狙殺太陽旗:美國如何擊潰大日本帝國

click:205

Translated from:Killing the rising sun:how America vanquished World War II Japan

Other title:美國如何擊潰大日本帝國

Author:比爾.歐萊利(Bill O'Reilly), 馬汀.杜格(Martin Dugard)著;莊逸抒, 劉曉同, 劉彥之譯

Publication Year:2020

Publisher:燎原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

Place of Publication:新北市

Format:EPUB 流式

字數:148192

ISBN:9789869838252

category:History  

Notes:含附錄

●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朗讀功能

● 本書因出版社限制不提供繁簡轉換功能

戰火越是靠近,日本反抗越是堅定
美國只想盡快結束戰爭,不管用的是什麼手段
原子彈兩聲巨轟,敲醒日本投降的覺悟
人類釋放出地獄之火,成為史上最慘烈的結局
帝國的一起一落,就在那瞬息之間
 
榮登《紐約時報》百萬銷售排行榜
「我成為了死神,世界的毀滅者。」——歐本海默(原子彈發明者)
「我們已經發現了史上最可怕的物理公式。」——杜魯門(美國總統)
 
美國開始大反攻!攻打貝里琉、奪回菲律賓,塞班、硫磺島、沖繩都成了鬼哭神號之地,雙方損兵折將,傷亡慘重。登陸本土會不會是「不可承受之代價」?戰爭還要繼續下去嗎?麥克阿瑟磨刀霍霍,準備要在史上最大規模的登陸戰名垂青史,攻向日本。
 
如今,戰火已經來到日本的大門前,美國發動毀滅性的燃燒彈轟炸,城市千瘡百孔,民眾流離失所、受苦挨餓。裕仁天皇站在宮城目睹一切,城外的東京已被夷為平地,日本大本營戰報每天還在粉飾太平,欺騙百姓。「一億玉碎」、「本土作戰」之聲琅琅上口,此起彼落,就等你美國人上岸登陸。
 
美國新墨西哥州一處秘密基地,人類有史以來最致命的武器試爆成功。「我們將很可能製造出人類史上最可怕的武器,一顆這種炸彈就能毀滅一座城市。」
 
原子彈準備就緒,美國已經沒有必要登陸日本了。同盟國發出《波茨坦宣言》要日本無條件投降,可是日本內閣卻來個「不予評論」的回覆。空投原子彈的最終決定將由杜魯門一人做出,雖然這時他還不知道原子彈到底是什麼一回事。杜魯門只知道,不能再讓美國人流血犧牲了,一定要把日本擊潰。
 
杜魯門下令,麥克阿瑟揮軍,裕仁天皇臣服。一本書把三個背景截然不同的歷史關鍵人物串在一起,不僅看到他們決策的心路歷程,還有三人如何改變了歷史的命運。
 
本書特點
 
1.生動的文筆帶領讀者重返血腥的戰場,重回每一個美日激烈爭奪的島嶼戰役。
2.串聯二戰後期空投原子彈的前後歷史脈絡,釐清歷史發展的走向。
3.多幅精美地圖的輔助,對戰役及事件的輪廓有更清晰的畫面。
4.不拐彎抹角,直接告訴你戰爭的殘酷與傷害。警惕讀者對戰爭的嚴肅看待。
 
各界推薦
 
歐萊利用與眾不同的方式,從另一視角來審視歷史。
今日美國報USA Today
 
本書易於閱讀,但仍包含了必要的註腳,更適合作為參考。作為太平洋戰役的一部作品,這本書比許多課堂教材提供了更好的參考。這是新一代必讀的故事。
美國書評網The US Review of Books
 
2016年110萬銷量最佳書籍。
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

作者簡介
 
比爾‧歐萊利(Bill O'Reilly)
 
美國著名節目主持人、作家、歷史學家、編劇、政治評論家,是美國收視率最高的有線電視新聞節目《歐萊利實情》(The O’Reilly Factor)的主持人。他的「謀殺」系列(書名以Killing開頭),成為了暢銷書排行榜的常客。
 
馬汀‧杜格(Martin Dugard)
 
三次艾美獎得主,是《紐約時報》(New York Times)的暢銷歷史作家。他和妻子以及三個兒子現居南加州。
 
譯者簡介
 
莊逸抒
 
外語學院高級翻譯系碩士,大學講師,譯有多本暢銷書。
 
劉曉同
 
大學講師,譯有多本暢銷書。
 
劉彥之
 
外語高級翻譯系碩士。

  • 書封
  • 目錄
  • 寫給讀者的話
  • 引 言 我們要有所行動
  • 第一章 他不會是最後一個犧牲者
  • 第二章 麥克亞瑟:我回來了
  • 第三章 「誰是杜魯門?」
  • 第四章 激戰一五四高地
  • 第五章 「留在神聖的土地上,奮戰到死」
  • 第六章 羅斯福時日無多
  • 第七章 馬尼拉的夢魘
  • 第八章 東京大轟炸
  • 第九章 現在麻煩的是杜魯門
  • 第十章 歐本海默與「三位一體」
  • 第十一章 血戰鋼鋸嶺
  • 第十二章 徒勞的談判
  • 第十三章 試爆,釋放出地獄的力量
  • 第十四章 伊五十八號
  • 第十五章 「加快你們的腳步!」
  • 第十六章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悲劇
  • 第十七章 「沒有什麼好著急的」
  • 第十八章 八月六日出發
  • 第十九章 災難前的不氣味
  • 第二十章 目標是廣島
  • 第二十一章 「小男孩」
  • 第二十二章 「美國已經成為毀滅的代名詞」
  • 第二十三章 第二次原爆悄悄登場
  • 第二十四章 「胖子」
  • 第二十五章 玉音放送
  • 第二十六章 最後一役
  • 第二十七章 戰爭結束了,危險還沒過去
  • 第二十八章 救活他,然後絞死他
  • 第二十九章 史上最殘酷時代的終結
  • 第三十章 我的父親
  • 後 記
  • 參考資料來源
  • 謝誌
  • 版權頁
Similar books